爱游戏app官方入口最新版

联系人:曹先生

手机:15538220566(微信同号)

电话:0371-85611766

传真:0371-85610989

邮箱:355621332@qq.com

商品混凝土与干混砂浆蒸蒸日上

 

  商品混凝土与干混砂浆蓬勃发展多年,产能过剩成不争事实,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红海中,寻找属于自身个人的一份天地?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人疑惑彷徨,有人畏缩不前,有人抽身逃避。

  然而行业要发展,技术要进步,国家要建设,我们应该更多的行业先锋和意见领袖,他们可以屹立潮头,似风向标,似灯塔,为行业指示方向,照亮前途。

  混凝土搅拌站市场经营,干混砂浆投资三个角度,专访报道行业内领军人物,以期对业内人士有所启示。

  2011年底,PM2.5这一原本陌生的词汇引爆民众对空气质量的高度关注。直接引发2012年新修订发布的《环境空气品质衡量准则》国标中写入PM2.5,并纳入各省市强制检测范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在各地纷纷着手检测PM2.5之际,环保部也开始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排放,一直被视为污染大户的水泥及建材相关产业,很有几率会成为最早被“动刀”的行业之一。

  北京、上海、南京等预拌混凝土生产管理先进地区,早在2009年就已经着手出台绿色混凝土区域标准和政策法规,提高混凝土搅拌站的环境保护 水平,推进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多的行业有识之士也已经充分意识到:混凝土生产不能延续粗放型发展的路线,应逐步向环境友好型发展过渡,必须走绿色环保的道路。

  首届全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论坛,代表们听取了南京混凝土协会的报告,并走访了素有“园林式搅拌站”之称的南京兰叶建设集团高桥搅拌站。“园林式搅拌站”,一个诗意化的比喻,生产混凝土的地方真的可以像花园般的美丽,像森林般的宁静吗?参观过后,大家不禁感叹:“原来搅拌站还能这样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由衷的称赞道:“南京绿色混凝土生产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南京预拌混凝土产业绿色生产能够走在全国前面,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正确领导和强力推动。在南京混凝土协会张厚仁会长的头脑中,禁止现场搅拌,推广预拌混凝土是混凝土产业的“第一次革命”,“第二次革命”当属推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南京预拌混凝土产业慢慢的开始迈向“二次革命”。

  我国混凝土年产量已超过10亿立方米,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巨大,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混凝土的清洁生产、绿色生产慢慢的受到各级政府和行业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江苏省《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中精确指出: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是指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并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以管理和技术方法,对混凝土生产的全部过程实施控制,确保混凝土生产、运输及使用的全过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化。

  作为一名在预拌混凝土行业从事管理工作多年的老将,张厚仁会长对绿色混凝土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我们预拌混凝土行业原本属于朝阳产业,是提高建筑产业实施工程质量和城市环境保护水平的。但由于进入门槛低、粗放式管理等原因,废水、废渣、扬尘等等对环境造成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破坏。如果要实现预拌混凝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绿色生产。”

  2010年,南京混凝土协会就开始召开理事会扩大会议,邀请全市混凝土企业老总参与,研讨预拌混凝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并组织大家参观南京兰叶建设集团搅拌站等标杆型搅拌站,促进绿色生产的全面推行,鼓励并扶持基础条件好、技术力量雄厚、创新意识浓的企业逐步向绿色生产过渡。

  实现绿色混凝土生产,无疑是要增加混凝土搅拌站的资产金额的投入,但实现混凝土绿色生产时混凝土行业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混凝土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企业与自然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必然举措。走绿色生产之路,必然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南京兰叶建设建设集团从建设投产初期的20万立方米/年,经过四年的发展,发展到2011年的365万立方米/年的产量规模,并成为“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示范企业”,多家大型施工公司,如中铁十三局、中建股份、中冶建设参观了兰叶搅拌站之后,感到兰叶搅拌站与其他搅拌站完全不同,环境优美,管理规范,增强了与兰叶建设集团的合作信心,成为兰叶建设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

  南京兰叶建设集团意识到:“在推广混凝土绿色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精细化管理,还要与传统的实力做顽强的斗争。兰叶在在推广混凝土绿色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十分注重生产运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制定出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勤检查、勤督促,使每个员工逐渐习惯把工作做到细致到位,并且一直在改进。”

  张厚仁会长对南京兰叶起到的带头示范最用给予了的评价:“南京兰叶发展绿色混凝土最难得可贵的是‘持之以恒’,他为南京绿色混凝土树立了标杆榜样。我们将用2~3年的时间,彻底改变混凝土生产落后、粗放的现状,实现全市混凝土绿色生产,迎接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召开。”

  为引导公司实现混凝土绿色生产,南京混凝土协会于2010年10月出台了《南京市混凝土绿色生产指南》,江苏省在总结兰叶等公司经验基础上组织编写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在全国颁布的第一个混凝土绿色生产区域标准。南京市将用3年时间推广该规程。对新进入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企业,必须在硬件和软件商达到绿色生产的要求,否则不予发放许可证和资质证书。

  统一认识、树立信心、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南京绿色混凝土生产推广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截止到2011年底,南京达到绿色环保要求的搅拌站已经有10个,2012年还将发展到20个。

  预拌混凝土在我们国家发展了近30年的时间,逐渐从产品单一化向多样化过渡,从技术力量的不成熟向成熟过渡,从环境意识淡薄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相信随科技的不断进步,行业技术人才的不断扩充,政府推进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与社会环境、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慢慢地加强,绿色生产将是现代工程发展的趋势,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也将步入绿色纪元时代。

  刘信奎,38岁从部队转业,在北京建工六建搅拌站担任经理18年,连续多年蝉联北京市搅拌站产销总量头把交椅,最多时年产180万m-3。六建搅拌站因生产经营成绩突出,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6岁调任北京市国资委下属公司北京金隅集团,历任金隅商混北京区域总经理、天津区域总经理。主政天津两年时间,为金隅集团开疆破土,采取租赁和并购搅拌站的形式迅速壮大,成为天津区域混凝土产销老大,获得金隅集团十佳员光荣称号,并当选天津市劳模,身兼北京、天津两直辖市劳模。

  退休后,2011年受冀东集团盛情邀请,担任冀东混凝土常务副总兼北京区域总经理,带领北京冀东迅猛发展,2011年完成产销405万m3,北京冀东成功问鼎北京最大商混集团企业。

  混凝土圈子里,有人说他是魔术师,走到哪里,哪里的亏损就销声匿迹;有人说他是块宝,长了三头六臂,走到哪里,“老大”的称号就跟着到哪里;有人说他是块磁石,总能带出敢打敢拼、有凝聚力的队伍。相对这些称呼,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老刘,热乎、亲咯。他更像一头老黄牛,数十年如一日勤恳耕耘、不知疲倦,用老刘的话说:名字有个“奎”,一个大,两个土,半辈子都干混凝土。老刘常常把自己的经营管理心得编成一套套顺口溜,朗朗上口,通俗易记,企业内部耳熟能详,行业人士互通有无、交流共享。

  中国北方搅拌站一季度通常都是亏损,市场需求淡,费用开支高,职工都希望春节放个大假轻松一下,一季度亏损成了搅拌站行业的通例。老刘偏偏不信这个邪:“任何理由都不是亏损的理由,我在六建18年,金隅4年,第一季度从来就没亏损。”老刘2011年3月1日来到北京冀东,上任伊始,就提出要在三月份完成一季度扭亏目标。

  老刘是员福将,好运总是跟着他走,北京冀东3月份来了个漂亮的开门红,带动一季度产销70万m3,不仅扭亏,还赢利570万元。紧接着老刘力主倡导的北京商混价格调整也在4月份实现,每立方混凝土涨到400元以上,北京冀东二季度4月份完成45万m3,超额赢利2700万元。

  “不管三七二十一,猛打猛冲到七一。”“启动一季度、打赢二季度、决战三季度、调整四季度”,北京冀东的阶段性目标和全年目标,被老刘灌输到北京冀东每位员工的思想中。明确的发展目标,绝不是光有好运气就能实现,这要求老刘和北京冀东管理团队在人、财、物上充足的保障和高效的运营管理,中层形成较为强大的凝聚力,基层形成顽强的战斗力。

  老刘20多年搅拌站的运营管理经验为北京冀东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如虎添翼,冀东水泥(000401,股吧)充足的水泥供应保障有力支撑冀东混凝土产能充分释放:2011二季度完成100万m3,全年完成405万m3,赢利1.5亿元,问鼎北京混凝土产销量冠军,对整个冀东混凝土板块赢利贡献巨大。

  投资不单是花钱,而是要赚钱。老刘这个“职业经理人”认准了要给股东丰厚的利润回报:

  搅拌站只有产销规模上去了,才可能赚钱,毛利低更是如此,这是老刘多年来干搅拌站总结出核心理念。北京冀东8个公司,在并入冀东之前是单打独斗,没有冀东水泥的支撑,没有在管理上理顺体系,没有强大的品牌效应,一年下来,200万m3都完成不了。今年年底预计突破500万m3,2亿元利润,平均每个公司赢利接近3000万元,这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目标,没有强大的产量支撑根本不可能实现。

  “工作全面抓、销售带其他,记好一本帐、把钱带回家。”老刘在金隅北京,一年干了200多万方混凝土,6.2亿元产值,回收了5.5亿元,近90%的回款率在北京也算创了一个奇迹。对于账目的管理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也是老刘在北京冀东重点抓的一项工作,是北京冀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每一笔应收帐款有详细的分类,哪一项是已完工工程,哪一项是在施工程,哪一项是抵账工程,不仅工程建设项目分类清楚,账龄管理更是清晰到位,确保每一笔应收款管理到位。

  “买的便宜卖的贵,管理环节不浪费。”老刘到北京冀东后,在北京混凝土协会全力支持下,力促北京市主要搅拌站在2011年4月份达成共识,控制混凝土价格下滑趋势,为行业保留合理的盈利空间。尽管今年水泥价格下滑,北京市混凝土直接成本与销售价格差距始终在120~130元/m3,阻止了行业的恶性竞争和整体利润下滑。老刘认为,在北京市生产混凝土,价差在50元/m3根本没办法盈利,如果管理上少有疏忽不到位,60元/立方也很难保本。大集团进入混凝土领域,可以稳定市场,保持价格稳定,只有市场规范了,提升全行业的盈利水平才有机会实现。

  老刘大半辈子干混凝土,在北京是坐地户,在天津则被同行当做侵略者 “另眼看待”。代表金隅混凝土在天津开拓市场,老刘先被天津同行来了个下马威。几十家搅拌站老总在混凝土协会会议上,公开要老刘解释:“你在北京是老大,到天津来干什么来了?金隅混凝土在天津干混凝土,价格如何定位?”

  面对如此尖锐的问题,老刘镇定自若:“市场经济是什么?跟着感觉走,抓着上帝的手。谁抓稳了上帝之手,谁就赢得市场。天津是中国的直辖市, 北京金隅集团在天津有80万平米的建设项目开发,没有混凝土供应,在天津发展混凝土是金隅集团的发展大战略。我们的价格定位用一句话概括: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走中游。”老刘的一席话引起满堂哄笑,紧张的气氛顿时化解。老刘接着解释说,金隅天津发展定位是有利就干、没利不干、大利大干、小利小干,不干见利忘义的事儿。和天津的同行在市场上是竞争对手,但更是朋友,大家该帮忙就帮忙,共赢发展。

  老刘的话绝不是空话,金隅天津在天津采取并购和租赁的形式发展混凝土产业,不仅没有扰乱天津混凝土市场,还为天津行业规范做了贡献。如今老刘又成了冀东天津的带头人,每次到了天津,行业同仁、老朋友都纷纷拉着他去聊聊市场、聊聊行业。

  美隆砂浆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辛雨,有人称他为中国干混砂浆产业的意见领袖。他谦虚的表示,我在砂浆领域资历不是最老,但是我愿意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个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中,我愿意同砂浆产业链同仁共同托举起这个行业的未来。

  见到辛雨时,他刚刚挂断一个鲁西南地区干混砂浆企业老板的电话,辛雨微笑着对我说:“这家企业是当地第一 家干混砂浆生产企业,老板向我介绍了一下企业的建设情况,最后说,我有思路干好这个产业。听了他的介绍,我真的很为他们担心,难道只有思路就能干好干混砂 浆吗?只有思路就能够超越经济发展和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吗?只有思路就能够改变当地的砂浆用工习惯和施工方式吗?”辛雨由此打开话匣子,纵论干混砂浆企业的投资发展。

  “干混砂浆究竟给建筑产业带来了什么,以前是环保、节能减排和高品质。现在还要加上一条,就是带来了利润,带来了单位面积使用成本的降低,带来了人工费用的降低,这才是干混砂浆产业的真正出路。”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吨砂浆赚100元,一年生产30万吨,就是3000万元,投资是1000万元,这么说,一年不仅 可以收回成本,还可以赚2000万元,别人可以。但问题是你能做到吗?也许你生产的一吨砂浆赚不到50元,一年卖不到10吨,而且1000万元投资做不了 干混砂浆产业,至少要二三千万。

  为什么你的砂浆厂赚不到钱?你从建厂之初的原材料选择,项目立项,调研、设备选型,一套走下来,一个闪失,就可能使你生产的每吨砂浆少赚三五十元,就奠定了你失败的基础。

  中国房地产商、建筑商,主观上是要建造高品质的楼盘。我们的干混砂浆比传统砂浆好很多,能给他带来高品质。他们不接受的原因,第一就是价格。干混砂浆发展的核心,就是让干混砂浆用最低廉的成本完成自己的使命。也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干混砂浆80%是砂,要做砂浆,首先要研究好砂、做好砂。优质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天然砂价格连年上涨。例如,上 海、宁波的天然砂每吨价格已超越100元,加上现场搅拌砂浆增加的人工费,现场搅拌砂浆要200多元/吨。而我们人工机制砂,每吨砂只需20~30元, 并且性能上超远天然砂,核算下来,干混砂浆成本控制在100元,你卖180~200元/吨,建筑施工工地有什么缘由不用你的干混砂浆?品质好,价格低、环保、 节约人工,还符合政策,建筑施工工地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是你的机制砂要超过天然砂的性能。有人简单的认为把石头破碎成砂就是机制砂,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投资几十万建 设的机制砂生产线和投资几百万建设的机制砂生产线生产出完全不同的机制砂。根据美隆砂浆示范生产线测算,每吨砂浆制砂成本能节约75元,这里包括机制砂 代替天然砂节省50元,其他的还有其他因素节约25元,利润空间由此产生了。

  “进入一个产业,首先要考虑能否在这个产业生存下来,接下来再考虑怎么发展。要给自己两到三年的时间,若无法,就不要进入这个产业。”

  政府不禁现,我们也要生存发展。产业真正的发展,不能靠政府,而是要以正确的思想和思维方法,找对方向,坚持到底。 建筑施工工地不愿接受干混砂浆,除了成本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施工工法不适应,机械化施工跟不上,很多砂浆企业在砂浆应用工艺、工法上面不下功夫 钻研,浅尝则止。试想如果我们自己都搞不懂如何高效应用砂浆,如何强求建筑施工工地用的好?因此进入砂浆行业就要做到优秀准备,在推广干混砂浆应用中,花力气研究 机械化施工。

  我们在机械化施工的道路上走过几年,现在咱们提供砂浆的工地都是机械化操作。机械化施工可大力推动干混砂浆行业的发 展,可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干混砂浆泵,可实现低楼层的干混砂浆的输送施工,同时,设备制造厂商还可以研发高楼层的干混砂浆输送泵,以进 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干混砂浆企业初期发展的关键,是在一个地区生存下来,适应当地环境,带动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技术进步。”

  有三个关键要素,是干混砂浆企业进入初期必须要考虑的。第一是能不能掌握干混砂浆核心技术。第二是能不能在建设初期就最大限度地考虑一揽子解决方案,而不是等出了问题再来解决。第三就是能不能跨进资本的门槛,借助资本杠杆做好企业,做大产业。

  目前不少商品混凝土企业投资进入干混行业,对这个行业的认识还有些误区。干混的分类细致,客户用量少,不像商混那样大开大合的生产,而是更强调精细化生产管理,进入这个行业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我估计,中国砂浆产业还将有两到三年的乱战期,价格竞争、同质化竞争是这两三年的主题词,能否在进入砂浆产业初期就有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寻找到优秀而卓越的合作伙伴关乎发展成败。

  将干混、商混和机制砂产业统筹发展,互为依托,全面兼顾,多点开花,不失为业内人士进入这样的领域的一种优势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