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方大九钢成功向常益长高速铁路工程供应700余吨、6个规格的铁标抗震钢筋,标志着该公司依托高的附加价值品种钢占领市场工作又迈出坚实一步。
这是该公司用科学技术创新带动公司发展的见证。2019年以来,方大九钢全力推进科技兴企战略,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逐渐完备科技创新体系,以品种钢研发、销售为抓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构筑发展优势,引领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我们陆续修订了《科技成果奖励制度》等,强化奖励机制,其中2019年发放科技创效奖励36万余元,全面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效潜力。”4月21日,该公司技术中心相关人员介绍。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保障。近年来,方大九钢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推动科技创新奠定扎实基础。企业先后出台了《公司专利管理办法》《公司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科技攻关项目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邀请国内资深知识产权专家到现场培训与指导,提高技术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完善新产品研发奖励机制,激发创新、创效活力。以奖励制度为例,企业明确规定,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人员奖励3000元/项,获得发明型专利奖励1万元~2万元/项,全面激发积极性。截止2019年,该公司共获得专利技术66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65项,发明型专利1项,专利技术成果丰硕。
在建立完善科学技术创新制度体系同时,企业推行产销研用一体化机制,建立技术研发、生产车间、销售系统及终端用户的协同沟通机制,研发人员深入市场考察调研,详细收集客户的产品性能需求,对各项性能指标分析,精准进行成本测算,定期召开产品研讨会,实现为客户量身订做满意产品。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发展良性循环,是提升企业效益的关键。方大九钢致力于将技术创新转换为生产力,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提升发展效益,实实在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一方面,技术人员深入一线,积极挖掘生产现场技术革新亮点,潜心钻研、反复试验与调整、不断总结与提炼,把潜在技术成果转换成专利技术,提效率、降成本。以《一种弧形连铸机弯曲段喷嘴型号测量尺》实用新型专利为例,专利发明人、炼钢厂技术员肖太平介绍,方大九钢板坯连铸机弯曲段共有204个喷嘴,因工艺需求共使用三种不同型号喷嘴,操作人员需定期到现场确认喷嘴是否堵塞并依据需求更换。由于弯曲段内活动空间狭小,每次更换喷嘴时需先清理干净残留物才能确认喷嘴型号,十分费时费力。为此,技术人员根据弯曲段喷嘴特性用小钢管和小铁板制作出测量弯曲段喷嘴型号的测量尺,在小钢管上标识出不同类型的喷嘴长度位置,使操作人员可以迅速确认弯曲段喷嘴型号,既减少劳动强度又提高检修效率,实实在在为解决生产难点、疏通工作堵点提供了帮助。
相关人员介绍,2019年企业全年产销品种钢超过10万吨,铁塔钢、高建板、容器板和Z向板等新品种都实现销售零的突破;2020年品种钢生产能力也从以前的月均1万吨提高至现在的月均3.5万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一季度,企业销售品种钢筋6000余吨、品种板13000余吨,将疫情影响降到了最低。
近期,方大九钢又传捷报:4月份该公司接到Z向钢、容器板等各类品种钢产品订单8000吨。激活科学技术创新引擎带来的市场效益,正在逐步凸显。(欧青 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