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建筑理想,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一起;他们以砖瓦为笔,以砂石为墨,为拓展幸福空间而不懈奋斗。他们敬业、专注、力行完美履约,他们踏实、奉献、扎根生产前沿。中建三局一公司官微开设《壹·风采》专栏,报道项目履约故事、聚焦一线人物风采,为大家展现争先人的责任与担当!
今天,我们一同走近深圳公司深圳市第十五高级中学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项目部,听听他们的争先故事。
6月8日,距离交付开学已不足100天,在十五高项目,所有人都忙得两脚不沾地。在项目生产经理樊佩接受媒体采访的20分钟里,他接了近十个电话,一直和我们说不好意思,最后说:“抱歉,现场事情太多了,我得赶回去了。”
项目负责人刘振晓刚接到任务时就感到压力颇大,刨去节假日,有效工期仅有14个月,要建一座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高中,而且是深圳市建筑工务署高标准的EPC项目。他曾参与过新洲小学的建设,建设面积不足一半,耗时两年建好,已经属于非常快了。现在面积翻番,工期却缩短了一倍,“这一个项目要搞出来不简单,立刻就与项目团队合计方案。”
如果按照常规的项目排期来做,按时交付是不可能的,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最有效的办法是倒排节点计划,策划先行,充分的发挥EPC优势。
项目启动之初,各方就约定,当设计与需求方、建设方、现场施工出现重大分歧时,由施工方公司领导、设计院院长、需求方校长、工务署领导组成上层领导小组,统一决策,项目部执行。这给后期的顺利合作、快速推进工作起到很大助力。
去年5月中旬,项目团队正式进场,但具体方案设计还未确定。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但人不能干等着。刘振晓决定先按照现有大体方案干——先把清表和大土方开挖完成,于是,项目团队三天完成4.3万立方米场地清表。
同时,项目参考已建成的三智小学、新洲小学等学校项目,对桩基础、主体劳务、机电安装等分包进行模拟清单招采,以专业联动指定项目招采计划,后期再根据详细情况补缺项和量差。
能稳步踩在每一个节点上,坚持技术先行、方案先行的原则,EPC合作模式的优势功不可没。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团队不断对设计图纸做优化,“大家整天想的就是怎样缩短时间还能减少成本”,项目总工刘鑫增介绍了一系列举措:为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分阶段出图;将钢板桩支护优化为土钉墙支护;将整体的结构的清水木纹小模板做法优化为普通石材装饰,保证项目效果的前提下,加快整体的结构施工进度......
刘鑫增说,项目策划是“走一步看三步”,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后续工序甚至是天气状况。比如选择在二层(局部三层)设置悬挑外架,就为了提前插入外墙回填、室外管网等工序施工,避开1个月后的雨季影响。
考虑到业主确认样板周期长,项目团队在图纸设计阶段就开始寻找样品,以异地样板间为抓手,春节前就对主要材料来了定样、封样,因此在春节前主体封顶时,所有材料、设备也同步完成了定样,为节后快速启动施工提供了便利。
到了2020年11月,项目进入室内精装修、机电安装阶段,年末招工人十分艰难,原本计划的流水施工变成了资源高度集中的平行施工,推进速度瞬时慢了下来。
眼见封顶节点要到了,项目团队心急如焚,“要不带工期投标试试?”有人提议道。得到招采部批准后,项目一方面积极寻找工人,一方面约谈劳务,告知实行带工期投标:比如砌筑按20天完成、30天完成、40天完成的工期长短,结算按不同的合同单价,效率越高,单价越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项目开始全面提速,严格按照穿插施工时间表,砌筑、抹灰、机电安装、室内精装合理高效穿插施工,硬是造出了流水线,保证了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资源盘活了,该阶段工期被缩短了1/2。
项目还特制定工期纠偏机制,包含分供方的三级纠偏和三级约谈机制。责任被精确落实到个人,项目对总包和分包管理人员进行强制考核排名,并进行奖罚,三级计划偏差由项目部进行约谈、协调解决,二级计划偏差由公司分管领导约谈、协调解决,对于一级计划偏差由公司负责人约谈解决,确保任何一个人都充分的发挥效能。
去年春节前,项目全力冲刺封顶节点,400名工友铺满工作面抢工,假期期间,100名工友,15名管理人员更是组成新年冲锋队保节点。
就在项目按既定目标冲锋时,又碰到了难题:业主方更换了管理团队,对于学校提出了新的想法——将学校屋顶设计成“运动屋顶”。
深圳寸土寸金,利用楼顶为学生开辟更多活动空间的想法,项目团队能够理解,但该需求并不在一开始的方案中,眼下已是一月中旬,项目上的大部分工人马上就要返乡过年了,临时进行如此大的方案变动还不耽误工期几乎不可能。作为牵头方,项目团队当即与业主方、需求方、设计方、施工方、咨管方开展了六方会谈。
大家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在目前的状况下如果重新出设计图纸,必然耽误工期,而且返工量会非常大,学校不可能在九月顺利开学。他们决定,现场不能停,继续往下干,通过加固来处理问题。于是,在现场不停的情况下,设计方三天内给出了加固方案,在满足业主需求的情况下如期封顶。